有时候刷后台真能气笑,同是码字的,有人随便发篇碎碎念都能十万+,评论区吵得像菜市场;我熬夜改三稿的东西,发出去半天,点赞数还没我手指头多,连我妈都懒得点开。
你说这事儿邪门不?
其实写文章哪有那么多玄学,说白了就是跟读者的耐心死磕。
你要是给人家端碗寡淡的白粥,没味儿,人家扫两眼就切出去刷短视频了——毕竟短视频里帅哥美女蹦跶,比你这干巴巴的文字有意思多了。
但你要是直接上一锅爆辣火锅,先让他辣得嘶哈喘气,结果越吃越上瘾,还想再来两口。
区别在哪?
真不是你辞藻多华丽,也不是故事多离奇,关键是有没有那股“反差”劲儿。
一、观点要狠,得像扔砖头似的砸过去
展开剩余85%写文章第一步,就得敢扔砖。
不是那种磨得光滑的鹅卵石,砸人不疼不痒;得是块棱角分明的硬砖,一下把读者的注意力敲醒。
就说聊教育吧,你要是写“教育很重要”,这话跟说“喝水能解渴”有啥不一样?谁都知道,但没人愿意多瞅一眼。你换个说法试试——“现在的学校,可能在培养不会思考的人”。
你品品,这话一出来,是不是让人后背一凉?
反差就是这样,得给个看似离谱,却又有点道理的结论。你把大家习以为常的认知给推翻了,人家才会好奇:你凭啥这么说?
到这儿,读者已经被你拉进局里了,想跑都难。
我之前写过篇讲年轻人上班的文,开头第一句就是“打工不是为了赚钱,是为了活命”。读者一下就被抓住了,为啥?因为这话扎心,甚至有点过,但你细想啊,工资到账那分钟多开心,结果房租、房贷、水电网费、通勤费一扣,剩下那点钱够干啥?
连买件新衣服都得琢磨半天,这能叫“赚钱”吗?
这就是反差,实在得很,谁看了都得愣一下。
二、理由要真,得像翻感情旧账一样实在
抛出结论只是点火,想让火越烧越旺,就得添柴火。
这柴火不是别的,就是生活里的小细节,是能让人拍大腿说“这不就是我”的场景。
年轻人不敢生孩子,理由一箩筐,但你要是只说“经济压力大”,那就是教科书式的套话,听了就忘。要让人心里一紧,得这么写:
我有个朋友,上个月发工资,点开银行APP,眼睛还没看清数字呢,房租先扣走一半,车贷再划走一笔,等反应过来,余额就剩三位数了。
他盯着屏幕愣了三分钟,跟我说“我养活自己都费劲,还敢想二胎?”
你看,读者看到这种画面,能不共情吗?这不就是自己发工资后的日常吗?
所以说,细节才是能穿透人心的子弹,比那些空泛的大道理管用多了。
写婚姻也是,你说“婚姻需要经营”,听着跟天气预报报晴天似的,没感觉。
但你换个角度写:
小两口结婚三年,吵得最凶的不是爱不爱,是晚饭点外卖还是自己做。你品,这个细节一出来,比说一百句“婚姻要包容”都强,谁家里还没为这点事儿拌过嘴?
三、升华要巧,得像下台阶一样自然
等你把读者说得心服口服,甚至有点emo了,也得给人个台阶下,不然人家气呼呼关掉页面,你这流量照样凉。
写作第三步,就是给个更宽的视角,让读者喘口气。
还说婚姻,你开头放狠话“婚姻是笔亏本买卖”,中间再用细节砸:钱不够花,精力跟不上,责任还重。
读者被你说得都想恐婚了,这时候你转个弯说“婚姻不是必答题,只是有些人的选修课”。
这话一出来,读者心里立马松了——原来不是我搞不好婚姻,是我可以选不选。这种台阶,不仅让文章收尾漂亮,还能让读者带着琢磨劲儿走。
说不定人家关了手机,坐在沙发上还会想:好像真是这么回事,没必要逼自己。
所以升华不是熬鸡汤,鸡汤喝了暖一会儿就忘了,升华是让人冷静下来想半天。比如你写内卷,最后别扯“大家要放松”,你说“内卷不是你的错,是环境的问题,但你可以选不跟着跑”。
这样才实在,读者才会认。
总结一下,一篇让人忍不住看完的文,离不开三步:先扔个反差大的结论,再用生活细节填进去,最后给个宽视角的收尾。
少一步都不行。
因为只有结论没细节,文章就像空心糖,咬着脆,没味道;只有细节没结论,那就是流水账,跟写日记没区别;有结论有细节没升华,那就是骂街,读完爽完就忘,留不下啥。
因此,写文章真不是堆漂亮词儿,关键在于靠结构调动情绪。你写得平铺直叙,读者早睡着了;你步步都有钩子,他才会跟着你走。
想写好?
先练会找反差 别总抱怨流量差、文笔不行、题材难,想写出吸引人的文,不是天天抄名人名言,是训练自己看问题的反差角度。比如:
大家都在说“年轻人越来越摆烂”,你就琢磨:摆烂会不会是年轻人最理性的活法?毕竟卷不动的时候,不摆烂难道硬扛?
大家都说“学习改变命运”,你就想:学习会不会也在制造焦虑?比如别人都在学这学那,你不学就慌,这算不算另一种压力?
大家都喊“赚钱才有安全感”,你换个思路:安全感是不是永远都得不到的东西?你赚一万想两万,赚两万想五万,啥时候才算够?
练多了,不管写啥主题,你都能找到反差的切口(就跟脑筋急转弯差不多)。至于细节,从自己生活里挖就行,柴米油盐、上班下班,全是素材,比你瞎编的真实多了。
升华也简单,别讲大道理,就说心里话,让读者觉得“你懂我”就行。
写到这儿,突然想起之前看到的一句话:“人类的问题,说到底都是结构性的问题。”
写文章其实也一样,你文笔再美,故事再感人,没点结构上的反差,照样平庸。结构对了,文章才有魂儿,读者才会记住。
所以别再纠结文笔够不够好,题材热不热门,先学会扔那块“硬砖”。
结论够狠,细节够真,收尾够巧,写出来的东西自然能砸进读者心里,还怕没赞没流量?
PS:不奢望这篇文章能够“10万+”,只渴望可以超过100个赞!
还瞅啥,就说你呢,赶紧的~[狗头]
广盛网-配资排名第一-郑州配资网-在线配资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